影響模具注塑結構的因素
摘要: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、尺寸精度要求、批量大小、模具注塑制造難易、模具注塑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。
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、尺寸精度要求、批量大小、模具注塑制造難易、模具注塑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。
對于注射模來說,塑料制件精度為3級和3a級,重量為5克,采用硬化澆注系統,型腔數取4-6個;塑料制件為一般精度,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,型腔數可取16-20個。
塑料制件重量為12-16克,型腔數取8-12個;而重量為50-100克的塑料制件,型腔數取4-8個。
對于無定型的塑料制件建議型腔數為24-48個,16-32個和6-10個。當再繼續增加塑料制件重量時,就很少采用多腔模具注塑。7-9級精度的塑料制件,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-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%。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注塑加工,排氣、脫模及成型操作,塑料制件的表面質量等。
確定澆注系統和排氣系統。選擇頂出方式,決定側凹處理方法、抽芯方式。決定冷卻、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、位置、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。
根據(ju)模具注塑(su)(su)材料、強度計(ji)(ji)算或者經(jing)驗數據(ju),確定模具注塑(su)(su)零(ling)件(jian)厚度及外(wai)(wai)形尺寸(cun),外(wai)(wai)形結構(gou)及所(suo)有連接(jie)、定位、導(dao)向件(jian)位置(zhi)。確定主要成(cheng)型(xing)零(ling)件(jian),結構(gou)件(jian)的(de)結構(gou)形式。考慮模具注塑(su)(su)各部分(fen)的(de)強度,計(ji)(ji)算成(cheng)型(xing)零(ling)件(jian)工作尺寸(cun)。